新闻中心

西方语言文化学院调研团队深圳行: 聚焦小语种需求,助推企业出海

发布时间:2024-12-11 点击数量:


 

2024年12月6日至7日,四川外国语大学西方语言文化学院调研团队前往深圳市粤海国际化企业服务交流中心、深圳市明明机器人有限公司、天达共和律师事务所、深圳市思强兴业电子有限责任公司,参与了一系列主题交流活动。此次行程的核心目的,在于进一步巩固并深化校企合作的基础,通过面对面的交流与探讨,深入挖掘小语种在全球化浪潮中的独特价值和广泛应用。同时,期望借此机会,为产业全球化的宏伟蓝图输送更多具备国际视野和专业技能的小语种人才,以及提供富有前瞻性和创新性的智力支持。

6日上午,调研团队首先来到了粤海国际化企业服务交流中心。该中心自成立以来,致力于整合高等院校和企业总部等资源,已成功举办300余场人才服务、文化交流等主题活动,为国际化企业及人才提供一站式专业服务。此次交流会由企业服务交流中心负责人主持,深圳市明明机器人有限公司等企业的代表也积极参与其中。

会上,调研团队与企业代表就小语种在产业全球化中的实际应用需求进行了深入探讨。企业普遍反映,随着国际市场的拓展,小语种复合人才的需求愈发凸显,尤其是在东南亚、拉美等新兴市场。而且,小语种专业人才的价值不仅在于语言本身,还在于其能够通过语言桥梁,支持企业在国际市场中应对复杂环境并快速适应变化。明明机器人有限公司负责人分享了其产品在拓展国际市场过程中遇到的语言障碍和解决方案,强调了小语种专业人才在技术交流、产品推广和客户服务等环节中的重要作用。


6日下午,调研团队继续深入交流,参访了天达共和(深圳)律师事务所。该事务所总部位于北京,拥有多个分支机构,业务涵盖全球多个区域,特别是在大湾区的法律业务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在与事务所的资深律师会谈中,调研团队了解了跨境法律事务中的挑战与机遇,特别是在中国企业赴海外投资的法律与税务考量方面。律师们还强调了复合型人才的培养需求,特别是在电商、法律(财经)、新能源、ESG等领域。



7日早晨,调研团队与深圳市思强兴业电子有限责任公司就其在拉美市场的电子产品发展进行了交流。公司代表分享了拓展拉美市场中遇到的语言和文化差异问题,并指出西班牙语和葡萄牙语等小语种的需求正在快速增长。此外,公司还介绍了其在拉美市场的业务模式、面临的挑战以及未来的发展规划。


经过此次密集而富有成效的多场交流,我院调研团队深刻领悟到了小语种在推动产业全球化进程中的不可或缺性,同时也亲眼见证了学术研究与企业实际需求无缝对接的巨大潜力。团队不仅意识到了培养小语种人才对于满足全球化市场需求的重要性,还深入探讨了区域国别研究在全球化背景下的独特价值,以及人工智能技术在高校人才培养中的创新应用。未来,学院将致力于培养更多具备国际视野和专业技能的小语种人才,深化区域国别研究,并探索人工智能与高等教育的融合之路,以更加专业、精准的语言服务解决方案,助力跨国企业,共同推动产业全球化迈向新的高度。


                                                                              写稿:陶媛

审核:谌华侨